吹肝
滇西北各民族(白族,彝族,纳西族等)常采用的猪肝做法。将新鲜猪肝用插入的麦竿儿吹胀到最大,然后撤掉麦竿儿,将胀大的猪肝用蒸笼蒸熟,放凉,切片,拌入芫荽、酱油、醋、辣椒、味精和盐后即成,其味极爽口并且没有通常猪肝特有的难吃的味道。切片略带甜味(肝糖元水解所致),切面有无数小气孔,像海绵一样吸水,非常好吃。
豆饭
丽江地区种植的豆类品种很多,有饭豆、豌豆、芸豆、蚕豆等,因此豆也就成了日常的主食。纳西族习惯将豆子先煮后蒸,制成别具风味的豆饭。在永胜地区还有一种独特的吃法,将嫩的蚕豆角剁碎和火腿丁一起炒,然后和泡过的大米放在一起焖熟,最后加上精盐翻炒拌均,非常的美味。
饵块
饵块是将蒸熟的大米,趁热舂成泥状,然后揉成团,放凉后就成为饵块。丽江的饵块和昆明的一般大小,薄薄的。放在火上烤过后,然后蘸上当地特制的面酱(是自家做的)和辣椒,还可以卷进一根烤过的火腿肠吃。在丽江古城的纳西小吃店基本上都能吃到,每块5角。
海棠果
在丽江被称之为“多利”,是丽江的一种特产。在丽江海棠有三种,木瓜海棠、西府海棠、垂丝海棠。每到三月开花,八月份这种比葡萄大不了多少,红色果皮,黄色果肉的果实就成熟了。在海棠成熟的季节里,丽江古城中的居民几乎每家都会晾晒一些(晒干了的就被称作“多利几补”)。走在古城冲那些卖土特产的小摊上也都会看到它的踪影。
这种海棠果不但可以作为消闲的零食来吃,同时也是一味药,具有开胃、利尿、消炎的功用。在古城的忠义市场购买是3元/斤;古城里是5-6元/小包,10元/大包。
黄豆面
说是黄豆面,其实并不是用黄豆做的面条,只是在又滑、又筋道的面条中放入被油炸的喷香酥脆的黄豆,然后加上葱、辣子、油和香醋。汤底酸酸辣辣,非常开胃。不过最初的配料并不是黄豆,而是几块油炸的猪皮和两三尾小鱼,加黄豆是长期演变而来的做法。
苦荞麦饭
苦荞麦产于深山,吃起来苦中带甜、清香宜人,是清热解毒的一种养生食品。纳西族将荞麦去壳,然后蒸熟。在宁蒗,彝族会将荞麦做成待客的佳肴,他们将荞麦面和成面糊,放在炭火上烤熟,或者将荞麦面做成饼然后放在肉汤中煮熟。
米灌肠
是纳西族杀猪请客必不可少的食品。分为两种:黑米灌肠和白米灌肠。
黑米灌肠的制作方法是,将蒸熟的糯米和新鲜猪血拌在一起,并且加上各种香料,灌入洗净的猪大肠里蒸。白米灌肠则是将原料中的新鲜猪血换成鸡蛋清,因为蒸熟后肠是白色的,所以叫做白米灌肠。
蒸熟后的米灌肠可以马上切片热吃,也可以放凉后用油煎着吃,味道都不错。
关于米灌肠还有个小故事,据说其他民族的人们吃过米灌肠之后,觉得味道不错就问纳西人是怎么做的。结果得到了一个有趣的答案:给猪喂大米饭,然后将猪肠子蒸熟就成了。
在丽江的纳西风味小吃店都能看到它,一般是10元/盘(分量很足)。油煎后的米灌肠吃了易上火,所以不要太贪吃哦!
琵琶肉
也被称为猪膘肉,是纳西族和摩梭人家很常见的一种猪肉制品。是将整只猪去掉头、内脏,并且剔去骨头,用盐、花椒以及其他的香料将肉抹匀。然后用线缝合成一只“整猪”,放在窖内阴干。这样制成的肉,不但耐保存,而且不腻,味道很好。在泸沽湖的民居客栈中就能吃到很地道的琵琶肉。
苏里玛
也叫“酥理玛”,本来是泸沽湖畔的摩梭人使用他们的传统工艺酿制的一种青稞酒。酒色金黄,清香甜美,而且还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他命和碳水化合物,因此被称为“摩梭啤酒”。
现在的“苏里玛”已经成为摩梭青稞酒的品牌产品了。“苏里玛”的度数并不高,大概在10度左右。在泸沽湖的摩梭人家或者小饭馆、酒吧里能喝到,一瓶大概20元。
汤
纳西族有不少关于汤的古老谚语--“喝汤补七天,吃肉养三日”,“憨人吃肉,智者喝汤”,可见汤在纳西人生活中的重要地位。纳西族视芜箐为神赐之物,将晒干的芜箐叶与猪头煮的汤作为祭神汤,同时也是纳西人传统食用汤。还有一道冬祭祭祖汤也是用芜箐制做的,它是将剁成块的腊猪骨头和豆腐、胡萝卜丝、芜箐丝煮在一起。这道汤还是纳西族传统的待客用汤。
纳西人的传统汤还有:1.用猪肠、豆腐、白菜帮、红萝卜、木耳(也有加入猪心肺)煮成的五妈汤。2.将丽江有名的豌豆(就是制作豌豆凉粉的那种豌豆)制成的豆浆,放入盐和其他佐料煮成的汤,味道鲜美的如同鸡汤。3.牛羊头蹄煮成的汤,配上苞谷做的粑粑,是纳西民间传统的食谱。还有小鱼白煮汤、鲤鱼木瓜白煮汤、拉市海鲫鱼壳鱼白煮汤、蜂蛹汤、酸菜汤、竹笋汤、肥肠汤、阉鸡肉汤等都是纳西人传统汤食。
杂锅菜
就像它的名字一样,这是一道融会各种新鲜时令蔬菜的美味。它的内容丰富,可以加入豆腐块、洋芋条、红萝卜条、韭菜根、青菜、白菜、藕片、粉丝等,用骨头汤放在锅内煮熟就好了。据说,丽江古城晚清年间百岁坊出的那个108岁的寿星,就很爱吃杂锅菜,可见营养丰富,值得一吃。在丽江地区的各类饭店都可吃到。
腌酸鱼
是泸沽湖边的一道特色菜,虽然腌制的鱼风味不同,可是都是选用泸沽湖特有的鲜活裂腹鱼制作的。
在湖中打鱼的人们捉到半斤重的裂腹鱼后,就会小心的把它们放在一个装有水的木盆里。一回到家,这些还活蹦乱跳的鱼就要被勤劳的主妇开膛破肚,洗净血迹之后放进一个土坛里。放上一层鱼,再撒上一层由糌粑、食盐、花椒等调合而成的佐料,直到将坛子装满,封好坛口,放起来。这样搁置十来天后,腌酸鱼就可以吃了。如果您看过我们同一套系的《黔东南》一书,您一定会发现这种“酸鱼”的制作和侗族的“酸鱼”非常的相像。
腌酸鱼一年四季都可以制作,而且可以熟吃,也可以生吃。当您前往泸沽湖旅行的时候,可以在当地摩梭人家或者小饭馆中吃到。
粑粑
是一种类似千层饼的食品,可以存放很久,而且有甜咸两种口味。现在的丽江粑粑被称为“最具纳西特色”的食品,不过永胜的他留粑粑是丽江粑粑的“原型”。居住在小凉山的彝族,他们的主食也是粑粑。
粑粑是用面粉,加上油、香油、鸡蛋搓成面筋,然后根据口味可以放入甜、咸佐料(甜的是白糖或红糖拌玫瑰,咸的是火腿或椒盐)。接着用油炸、火烤、笼蒸等不同的工序制成了油煎、火烤、水焖粑粑。纳西人常吃的水焖粑粑软硬适中,没有味道,又被称作纳西面包;油煎的千层粑粑则最能顶饿,也是在丽江街头最常见的,还配有两种酱料供选择。
过去古城曾经有过一个“大研镇合作小食店”,是当时丽江最有名的传统小吃店联合在一起组成的。他们有一种特制粑粑,先将粑粑在平底锅上双面煎,然后在鹅卵石上慢慢用松木火烤干。因为这种粑粑便宜、耐饿、经放而且味道好,所以非常受欢迎。
现在古城里的粑粑1元起价(油煎的那种),不同的口味,价钱也不同。在古城大部分的小吃店里都有粑粑,不过四方街附近的大多是从别处批发来的,味道欠缺一些。正宗的一家在关门口下行约五十米处,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来决定吃哪种口味和类型,注意不要吃太油的粑粑,容易腻人。